公元1613年5月19日,立志于“大丈夫当朝碧海而暮苍梧”的徐霞客铺开纸笔,在旅途中开始了鸿篇巨著《徐霞客游记》的创作。如今,在398年之后的同一天——2011年5月19日,我们将迎来中国的第一个旅游日。我想,之所以把中国旅游日定在《徐霞客游记》起笔开篇的那一天,除了纪念徐霞客在中国旅游史上被尊为“游圣”的地位和《徐霞客游记》独特的文史贡献之外,还有着倡导现代人在旅游活动中,学习古人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人生志向,以及淡泊心志、宁静致远的生活态度吧。
在中国历史上,名垂青史的旅游大家数不胜数。受“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影响,他们把旅游与读书放在同样重要的位置上的,并把旅游也当作开阔眼界、增长见识的重要途径。公元前126年,年仅20岁的司马迁为了写《史记》,不仅翻阅了大量的历史著作,还开始了他壮游江淮的学术活动。司马迁结束了旅游之举返回长安,才为后人留下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郦道元先后两次随北魏孝文帝出游,历时两年,行程万里,为他日后撰写《水经注》奠定了坚实的基础。同样,徐霞客若不是30年游遍中国,哪有洋洋60万言的《徐霞客游记》?由此可见,古人的旅游活动,往往是游学相伴,知行合一的,它不仅可以提高人的知识水平,更能提升人的思想境界。这也许是古代的著名的旅游家往往也都兼具著名文史学家身份的缘故吧。
“五岳寻仙不辞远,一生好入名山游”。古人的旅游活动,大都是追逐一种单纯的人生快意。在人与自然的相互对视中,他们不在乎结果如何,只是尽情的享受美好的过程。恰恰正是这种最简单的想法,使他们精准地把握住了旅游的精髓,并留给后人无数的趣闻佳话。像东晋的王子猷,在山阴的时候,在大雪纷飞的夜里忽然想起在剡溪的好朋友戴逵,于是连夜去访,乘舟一夜而至,到了朋友家门却掉头返回。别人不解,他说,我乘兴而来,今兴尽而返回,有何不可?“竹林七贤”之一的刘伶,常乘鹿车,携酒出游,使人荷锸相随,曰“死便埋我”。面对这等旅游超人的达观洒脱,我辈常人只能可叹、可望而不可及也。
当然,对于绝大多数古代文人来讲,旅游生活是他们人生乐章中的一个个片段,可以是序曲的从容舒缓,可以是华彩的炫丽闪耀,似乎还没有人把它当做是生命的主旋律而贯穿整个人生。而明代的徐霞客,却用尽毕生谱写出了一曲旅游人行者无疆的音乐史诗,成为中国古代旅游史上的绝响。
一般情况下,人是很难脱离自己所处的生长环境而独自开辟一种生活方式的。徐霞客生活的年代,正是“从来万般皆下品,自古唯有读书高”的论调大行其道之时。作为一名出身于书香门第的读书人,徐霞客能够放弃通往仕途的科举考试,听从自己内心的召唤,用漫漫三十年的光阴,“问奇于名山大川”。且不论他以后取得的成就如何,仅仅这份果敢和执着,就足以让我们对他肃然起敬。
孤独的旅程,往往令文人文思泉涌。走在前无古人,后无来者道路上的徐霞客,他把对祖国大好河山的满腔热爱,全部倾注到《徐霞客游记》创作之中。他留下的这部凝聚着三十年考察成果的鸿篇巨著,开辟了地理学上系统观察自然、描述自然的新方向;既是系统考察我国地貌地质的地理名著,又是描绘华夏风景资源的旅游巨篇,还是文字优美的文学佳作。
在历史的长廊中,徐霞客孤单的身影已渐渐远去。他用自己的一生证明,在碌碌众生之外,做一名用脚步丈量大自然的行者,也可以成为人的一种生活选项。相信所有人都不会拒绝大自然,因为生命本就源于自然。如果有一天,在你的心里,也回响起远方的呼唤,你是否能抛开身边的羁绊,做一名行者,重归自然。
天地本无形,大小在心间。无论是大漠孤烟直的漠北,还是清泉石上流的江南,行者脚下的路,永远没有终点;只要走在路上,行者的生命,就没有遗憾。
摘自泰安康辉旅行社 谢方军
嘉兴环城南路393号(沙龙宾馆西大门) 电话:0573-82180765
散客嘉善报名地址:嘉善县魏塘街道陵园路62号 电话:0573-84129111、84129112、841291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