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一到假期,在新浪微博、小红书、抖音等社交平台,便会刮起露营风潮。搭建帐篷、户外烧烤、亲近大自然,一顶顶看似不起眼的小帐篷,却成为疫情下人们心中的“诗与远方”。露营旅游究竟市场潜力如何,面临着哪些待解难题,如何获得持续发展?中国旅游报记者就此进行了采访。
能否顺风起飞
“露营的快乐在于享受明媚的阳光和宜人的风景,在于同伴们热热闹闹地准备美食,然后晒着太阳发呆……真是幸福的一天。”在回程的路上,张女士一边回味一边在朋友圈分享了周末和朋友到郊区的露营体验,还晒出了“美照”。
天眼查数据显示,我国现有4.7万家露营相关企业。五一假期,各社交媒体平台发布的数据显示,露营的相关搜索量大幅增长。此外,热衷于露营的不再只是年轻人,家庭露营人群比例有所提升,亲子教育成为家庭露营的重要目的。
有业者介绍,根据数据统计,露营地每年新增7000家左右,包含海滨、湖畔、山地、林区和沙漠等不同主题,大众露营消费每年基本在800元至1000元,平均一年在露营上花费3天左右的时间。露营行业基本是以周边自驾的形式为主,80%的消费群体为年轻人。
随着露营热度的攀升,露营旅游呈现出多元化的发展模式,如“露营+体育”“露营+休闲”“露营+演艺”等,消费者对露营装备和体验的需求也带热了露营发展的产业链。
“露营不仅带动了旅游领域的发展,也促进了帐篷、睡袋等户外配套装备的蓬勃发展。如今,露营不再是单一的消费行为,呈现出多样化、组合化的特点,有利于今后实现规模化发展。”中国旅游车船协会秘书长宋磊说。
然而,在一片火热背后,露营旅游也被不少网友“吐槽”,“环境好不好得看运气”“搭帐篷需要‘见缝插针’”“以为是精致露营,却不能拎包入住”……在这些质疑声中,不少游客有了露营像“拆盲盒”的感觉。
除了游客的不满,还有来自露营从业者的担忧。有业者表示,如果无法对营地和相关产品做到清晰地分级、分层,那么低质、同质化的露营很难有可持续发展的空间。露营地项目前期投入多在几百万元至上亿元不等,回本周期快也要5个月,也可能需要一年或更长时间,在此期间,不少露营地会面临经营困境,行业发展或许并没有表面看上去那么光鲜亮丽。一位露营旅游观察者分析道。
而且,记者注意到,露营热在全国也出现冷热不均的现象。“尽管黑龙江具有丰富的森林、冰雪、湿地等旅游资源,登记在册的建成露营地和在建露营地却数量较少,部分小型露营地设施不够完善,汽车营地点位数量也较少。”黑龙江省自驾游与露营协会会长董国立说。
发展瓶颈在哪
在渐渐多起来的质疑声中,露营旅游业者也在思考问题究竟出在哪里。业界普遍认为,当前露营旅游的发展无论是规模、类型、质量,还是规划与创意、保护与建设、环境与景观、管理与服务、营销与互动等方面,都有较大的提升空间,是尚未成熟的发展业态。
露营旅游的健康发展离不开经营者的精心运营与服务。然而,有业者发现,有些城市周边的露营地并未注册,只是租个场地便做起了露营生意。
“一些非经营性的露天营地,不仅难以明确生态环境是否具备承载露营活动的能力,还缺乏相关的配套设施,如垃圾收集与处理设施、清洁水源供给、卫生间与沐浴设施等。而部分经营性的营地则存在规模和品质参差不齐,户外防护、应急管理等防范措施难以到位等问题。当部分网红营地为游客提供的设施与服务难以与产品售价相匹配时,还容易引起消费纠纷。”北京体育大学体育休闲与旅游学院副院长蒋依依分析。
建设水平较低、缺乏较规范的规划和选址依据、安全性缺乏保障也是当前露营地存在的问题。北京第二外国语学院旅游科学学院院长、教授吕宁告诉记者,部分露营地还存在着非法占用宅基地、农业用地等问题。
拼装备、拼场地、拼“出片率”……在露营达人肖先生看来,有些游客可能只是为了发一条“美颜+滤镜”下精致露营的朋友圈信息。部分游客因盲目跟风,会产生“高心理预期”与“低实现度”的落差。此外,露营地缺乏环保意识,游客存在因“重痕迹”而不文明旅游行为等也是当前需求端、供给端应注意的问题。
在吕宁看来,已出台的相关规范和标准等宣贯力度不足、市场适用范围小,分级分类的管理措施缺失,露营地建设的规范和标准普及率较低都会影响露营地的建设和管理。“部分从业者缺乏基本的规范化培训,在露营产品的打造方面,缺乏对文化的挖掘,主题活动、特色产品、服务品质欠缺,导致一次性消费居多,回头客较少。”吕宁说。
“很多游客将露营行为简单化,缺少基本的露营专业知识和应对突发状况的专业能力。大多数游客更期待在相对成熟的安排下完成旅程,这种心理不安全性障碍也制约了露营市场的发展。”南开大学教授马晓龙说。
如何持续发展
露营旅游今后将何去何从?业者从监管、供给、需求等方面给出了发展建议。
业界普遍认为,由于当前露营旅游尚处于发展的起步阶段,建立适当的规范和标准对行业发展显得尤为重要。
蒋依依建议,有关部门要对公共资源如何提供或限制露营地活动进行明确规定,也要对房车营地、帐篷营地、露天营地等不同类型和不同规模的营地设施与服务进行分类规范,防止将一定规模的营地变相开发为临时建筑类型的房地产开发项目,特别要明确医疗服务、预警与应急体系、生态环境的相关要求。
“有关部门要把推行标准化与产业发展结合起来,通过实现标准化丰富产品内涵、创新产品形态,提高产品质量、服务质量,进而带动产业的发展与壮大。”吕宁说。
对于露营地而言,输出优质的内容产品,推出差异化的营地体验和特色玩法,避免粗制滥造,才是能够存活的法宝。
吕宁表示,小型、轻奢、精致、典雅、有调性的露营体验和休闲方式将是未来微度假、微旅行的主要休闲模式,因此,露营地的精品化建设与提质升级至关重要。露营地要通过推出特色化、增值化的服务提高自身价值,比如推出运动、电影、动漫等主题,通过融入文化元素凸显营地的差异性和竞争力。
白天骑行、射箭,在卡丁车场上尽情驰骋,晚上参与篝火晚会、仰望星空……江苏省途居开沙岛露营地为游客准备了多个露营项目。“营地做好自我创新很重要,我们计划在下半年组织帐篷露营生活节,推出更多拍照打卡点,设计沉浸式、生活化场景,让游客在营地‘随心所欲、自由发挥’,尽可能减少携带物品和收拾时间。”该营地总经理周加友说。
此外,业界也提出,找准细分市场,拓宽发展空间,露营旅游才能不断做大做强。董国立建议,户外教育是露营旅游的发展方向之一,露营地可以设计相关的课程和产品,做好基础设施和教学设备建设,建立完善的安全保障体系,吸纳专业的人才,进而形成具有一定规模的市场。
“露营产品在拓展亲子市场方面有很大空间,营地可以开设周末主题营,寒、暑假主题营等,将更多学生和亲子客人带入露营的生活场景。”周加友说。
想要让露营产业获得长久发展,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提升市场主体的盈利能力和融合能力是关键。吕宁建议,露营地要清晰定位目标客源市场,精准发力,抓住露营消费主力年轻化、消费群体家庭化等特点,撬动露营供给产业链的上中下游,关注露营的延伸业态。
消费者环保意识的树立和专业知识的储备也不容忽视。蒋依依表示,旅游者不仅要了解在露营地需要遵守的生态环保要求,还要掌握户外营地选址、帐篷搭建、户外装备整理与使用、应急处理等相关知识与技能。
来源:中国旅游报
作者:中国旅游报见习记者 唐伯侬
原题:《需求和质疑同增 露营市场期待良性发展》
嘉兴环城南路393号(沙龙宾馆西大门) 电话:0573-82180765
散客嘉善报名地址:嘉善县魏塘街道陵园路62号 电话:0573-84129111、84129112、84129122